中国留学生:学霸内向只和自己人玩
举个例子,真实发生的哦~本校校园招聘会,一白人男生与招聘负责人谈笑风生,各种聊体育聊棒球,聊得甚欢,HR很高兴地收下了他的简历,并当场表示可以给予实习机会,而他的简历,GPA是3.0。而一般Asian的待遇是,送上自己的简历后,HR一扫,“嗯?GPA3.89?你为什么不是4.0?”潜台词:“你他妈可是个Asian啊,Asian的GPA都应该是4.0,你的4.0呢?你什么素质?”
什么叫刻板印象(Stereotype)呢?这就是刻板印象。根据你的身份(性别,肤色,口音,等等),推断你的特性。乡土化一点的例子就是,南方人都如何如何如何,北方人都如何如何如何,这到了国外,也是如此。外国人很明显跟我们长得不一样,所以只要看一眼就在意识上自动被区分开来。
在美国校园中,对于Asian的刻板印象,就是学霸,每一个Asian都应该是学霸,你比我考得高并不因为你聪明,只是因为你是Asian你是学霸。附带的刻板印象还有,Asian数学好,Asian理工好,Asian口语不行,Asian写作不行,Asian学文科一定很菜,等等等等。就连教我写作(文学类的,选这课的Asian相对少)的一个教授都曾在一次论文讲评中说道:我原来以为班上的2个外国学生可能写作会差一些,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,人家写得好着呢,你们这群美国孩子的语法倒是要好好改进改进blablabla。这就反映出,人家看到你,第一印象中,就包含了很多你的“种族特性”,而这些特性,未必是你具有的。你不仅被人“一眼看穿”,而且还可能是“一眼看错”。我大四的时候各项语言能力已经很强了,可是学校办公室的人遇到我的时候,一看我一个外国人,还是语速特别特别慢地跟我说话,生怕我听不懂(当然,我知道她这样是很nice的表现,很多留学生她要是说快了真听不懂)。
当然,我的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,一所大学四万多人的大学,这当然不像私立大学那种就几千人而且“贵族”孩子居多的情况,我们这边就是一个白领阶层的美国社会的雏形,家庭条件和种族分布相对广泛均衡,穷的也有,富的也有,不过都是来接受高等教育的,未来都是社会精英(好吧,我也知道很多人精英不了)。在我们学校4万多人里,韩国人两三千,中国人两三千,印度人也得有几千,再加上其他的“少数民族”,可能有不到一万的国际生(我瞎说的这个数),而非常非常有趣的一点是:
美国人跟美国人玩,中国人跟中国人玩,韩国人跟韩国人玩,印度人跟印度人玩,ABC跟ABC玩,ABK跟ABK玩
有没有交叉玩的?有,少。少得很。
什么意思?因为文化背景不同,在一个人数较多的社会环境中,人们自动按照种族和文化背景进行自我隔离,更愿意(如果不是仅仅)同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的人交往。这个东西,叫做Self-segregation,社会学上经常会探讨到的题目。这不仅发生在校园,也发生在职场、在社区、在官场、在火车、在公交车、在旅游景点、在大街小巷。
这一切,都因为,你长得和别人不一样。
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出现“刻板印象”这种机制吗?简化认知,方便归纳。也就是,把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或物归纳一下,省得一个一个重新认识。比如,看到老虎,你就知道老虎会咬人,你可能都不会考虑到他是一只动物园老虎,懒得连眼皮都不愿抬一下;再比如,你晚上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黑人你会本能地躲一下,你根本不管他是揣着手枪还是振动棒。这其实是很有效率、很节省意识资源的一个认知过程,但造成的结果就是,我们因为外观不同就被直接冠以各种特点。
所以,你说已经入籍的华裔会受到怎样的待遇?我告诉你,人家第一印象看不到你的国籍,只能看到你的脸,因此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个标准Asian。后来,可能随着相处更久,你的印象会美化或者恶化,这取决于你真正是一个怎样的人,但是,你的熟人圈就这么一点点,你每走到一个新环境,不拔下这层皮,永远都会被区别对待。
对于中国:是我们的竞争对手
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,“美国人看中国存在两极趋势,一种是好得不得了,认为中国很快将统领世界经济,另一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,对于中国的一切都带有意识形态的偏见,觉得中国到处都是问题,美国社会缺乏对中国客观中肯的评价。” 不少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。
当然,我接触的美国人只是一部分,所以他们的说法也只是代表一部分美国人对中国和对中国人的印象,不全面,谈不上对错,只是觉得很有趣,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。
一、中国人多,满世界都是
奥运会开幕式很精彩,但老美看后说:中国好多人哦
二、中国人喜欢开餐馆
在美国无论大小城市,就算是最最边远的小镇,都会有中国人开的餐馆,据开玩笑说,上月球的太空船,都有中国外卖店的传单。
还有老外也知道中餐馆很多时候只收现金,这样在美国可以“合理避税”。
三、中国人什么东西都吃,还不长胖
中国人很稀奇古怪,鸡爪,鸭爪,鸡头,鸭头,内脏,什么都吃, 这些在美国被他们称为“PET FOOD”, 用来喂猫,喂狗的东西,都是中国人的最爱。
最让美国人受不了的是中国人吃狗肉,美国人认为狗就是宠物,而一个宠物在美国人心里就是家庭的一份子,中国人吃狗的肉,就好比吃自己家人的肉那样不可理解。
四、中国人比较沉默,遵纪守法,不惹是生非
所以在任何好的区,都可以看到中国人,老美也比较愿意与中国人为邻居。
五、中国女人很多都是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
好多朋友问我中国女人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,他们总是不理解中国女性为什么逛街时会手牵着手,还经常睡在一张床上,在老美看来就是同性恋的表现。
六、中国人比较内向,含蓄,不谈性
不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外露,更不喜欢随时随地把“我爱你”挂在嘴边,不会在公共场所搂搂抱抱,也不谈性方面的事情,但中国人比较重行动,所以多人口那么多。
七、中文很难学
老外经常开玩笑:如果比喻什么事情很困难,他们会说像学中文那么困难(不得不解释一下,教他们中文的很多都是台湾同胞,因为他们移民早,所以他们多半都是教老外繁体,不难才怪呢!)
八、有美国人称中国人“杏仁眼”
有个美国朋友的孩子在学校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有一次回家,很伤心地告诉父母“自从班上来了杏仁眼,我就再不是排在前面的人了。”“杏仁眼”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。
九、中国人个子矮小
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个子很矮,因为他们看到很多早期的移民,多半是中国南方过去的,我经常告诉他们,中国的北方有很多比较高大威猛的.
还有上海的姚明,世界第一高也是中国人。
十、以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打乒乓球
有次我和一个外国朋友打乒乓球,他赢了,然后就很高兴地四处吹嘘:“我打赢了高娓娓,我的乒乓技术比中国人还高。”让我气不打一处来,我的乒乓球水平很差,根本就不能代表中国的水平,各位同胞,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道歉,有损国家的乒乓球大国形象。以后我一定奋发图强,苦练打乒乓。
十一、以前,很多美国朋友都认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武功
因为李小龙,成龙,李连杰在美国很出名,中国武馆也在国外遍地开花,还有一些教中国武功的是老外,所以时不时有朋友问我是不是会武功?
十二、中国人勤劳,很知道节约钱,经常身上带现金
看到在美国的中国人,工作很勤奋,只知道苦挣钱,不乱花,中国人很喜欢买房子,经常身上带现金,所以容易被抢劫。
金融危机来时,许多美国人一失业,房子就被银行收去了,而中国人银行里总有足够的存款度过难关。(有个老外朋友金融危机前用26万美金买的房子,现被银行收回后才卖10万)
十三、中国人爱国,对祖国忠心耿耿
就算加入美国国籍,只要有机会中国人都会帮中国。 不是出过好多次说华人是间谍的事情吗?李文和事件大家还记得吧?
十四、中国人喜欢群居,很多城市
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,都有中国人聚集的“中国城”。
这倒是,不管在哪里,你都会看到中国的牌坊,中国城,城里有中国的超市,中国的餐馆,中国的一切的一切。
十五、中国女人的心难以琢磨
美国人说什么东西难以猜测,就会说像中国女人的心,因为他们总是摸不透中国女人在想什么。其实他们不知道,也许是中国女人因为英语不好,不方便表白,也可能是中国女人向来比较含蓄,即使有意见,也不会说得太直白。
十六、他们说谁开车开得不好,就说:像中国女人开车
有一次,一个美国朋友在无意中我面前说了这句,很不好意思,问我介不介意 ?他们还说,没有别的意思,只是一种说法而已。
十七、中国女性比较传统,忠于家庭
在好多美国人眼里,中国女性善良,美丽,会持家,又是那么传统,保守,放在家里可靠,中国女性是很传统,注重家庭,所以现在老美以找到中国女性为骄傲
十八、博友叶子在美国生活,她的先生是美国人,在生活中有不少趣事趣闻,她加的这些很有意思
他们也惊讶于有些中国人吃蛇肉,没长出来的小chicken,还有部分中国人吃猫肉;看到大街上的所有亚洲人脸相,就说那是中国人;中国物价便宜,我到大使馆办委托公证需要四十美元,他就说not very chinese…(这个不太像中国人);一说到中国cooking(做饭),就是garlic(大蒜), ginger(姜),soy sauce(豆油), shaoxing(绍兴) 料酒;还有他们认为中国人买房都是付的全——现金,不需要到银行贷款。所以在他们眼中,中国人有钱!